“平天下——秦的统一”特展共汇集了全国33家文博单位的317件(组)精品文物,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占到了三分之一,以秦惠文君时期的杜虎符、春秋早期的秦公镈、高级铠甲军吏俑最受观众喜欢。文物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、历史演变更迭的宝贵见证,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,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,保护好文物,才能让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,为中华文明创新发展提供生生不息的力量。
保护文物安全就是守护人类文明
脆弱的文物本身就很容易被损坏,特别是国家一级文物孤品,更显得弥足珍贵。鉴于文物的珍贵性和不可再生性,在为“平天下”特展定制文博展柜时,博信始终把文物安全放在首位,切实承担起文物保护的伟大使命。
在“平天下”特展中,博信高密封文物展柜完全适合多个场景多个主题的切换,从整体化设计入手,通过结构零部件、玻璃配件与展柜无缝衔接,严格控制展柜换气率,综合运用惰性气体和缺氧保存技术,确保其在0.5d-1内。夹胶防爆玻璃中PVB层可使玻璃破碎时保持完整结构,再配合强大的智能防盗系统,让文物珍宝在舒适的展柜微环境下精致陈列的同时,也能得到全方位保护,达到最大级别及时应对高危突发事件的水准。
文物与人零距离对话
文博展柜作为文物陈列展览的支点,在保证文物安全收藏的基础上,更要发挥文物“展”的价值,准确传达文物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,让观众能够与文物对话,与历史对话,跨越时空,与文化随影同行。
从国内外博物馆发展的趋势来看,博物馆也正在向着以观众为主、提升观众体验感的趋势逐渐转变。在本次特展中,为了拉近文物与观众之间的距离,让观众能沉浸于文物及展览传递出的文化氛围中,博信为展览提供了形式各异且数量极多的定制化全景独立柜,巧妙将文物与展陈体验空间融为一体,实现了“看得见文物,看不到支点”的最佳展陈效果。
在全景展柜四周和顶面,我们选用透光简约的低反射玻璃,因地制宜选择合适光源、布置投光方式、调整光照强度、控制色温、有害光过滤等,并在展柜顶部边框做了灯光隐藏设计,“见光不见灯”的照明效果会让观众把视线更聚焦于展品上。在全景式、360°通透的博物馆展柜中,文物的纹理、细节跃然于观众眼前,为“人”与“物”零距离对话、进行精神上的深度交流,创造了无限可能。
演绎文物故事的专属舞台
文物走进博物馆,需要被更好的珍藏保护、被全面深入研究、被精致陈列展示,来彰显它的历史价值、文化内涵,为此,博信在为“平天下”展览定制生产文博展柜时,紧扣展览空间形态、展线、参观动线,为众多珍贵文物打造适配度高的舞台空间,让精彩的文物故事在专业文博展柜中尽情演绎。
“平天下”在序厅独运匠心以文物叙事开篇,为了让珍贵展品能够更好超越“展”与“藏”,我们着重把握展柜形态与序厅空间形态的关系,精心设计和定制了多面异型独立专业展柜,以更好传递出文物展品背后蕴含的叙事寓意,多角度展示了秦文化“多元与包容”的内核,让文物“讲好故事”。
不仅如此,为了成就“平天下”特展陈列展品的整体性,也更好地分流观众、引导参观动线,我们还为展览定制了一组由4个柜体拼接而成、长约10米的高级双面转角独立高柜,其中集中展示了百戏俑、跽坐俑、凫雁等多件重要展品,这般展示形式,既巧妙分隔展示空间,又能让观众更深刻感受当年“秦王扫六合,虎视何雄哉”的磅礴之势。
文物藏品作为博物馆展览的核心所在,一场好的展览必定立足于对文物藏品的深入研究之上。让博物馆里的文物以及其它文化遗产活起来,才能让中华文明薪火代代相传。
博信文博科技,始终以匠人之心营文化事业,以深度之专业展藏文物精粹,现已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、广东省博物馆、泉州海交馆、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、广州市博物馆、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、河源市博物馆、南越王宫博物馆、华南农业博物馆等超500家博物馆提供了文博设施全定制化服务。迈入新时代,新征程,博信作为“文博设施全定制化生产”引领者,将一如既往不断探索文博环境及设施建设的示范性新模式,全力赋能新时代文博事业可持续、高质量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