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地大物博,且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,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遗留了不少文物。这些文物是我国社会从古到今的变迁过程中,代表着某一时期的艺术、工艺或科技水平的产物,因此而具有特定的观赏和研究价值,能对我国发展和弘扬民族文化起到促进作用。我国重视文化行业的发展,文物的展出活动比过去更为频繁,文物因其具有稀有性且受到来自环境和人为的威胁,例如腐蚀和盗窃等,博物馆文物展柜作为文物最为直接的展陈载体,必须要做好哪几方面的要求才能成为文物合格的保护设施呢?
一.温度与湿度方面
某些文物对温湿度较为敏感,并且在受到负面作用时会产生较明显的反映,例如“青铜病”就是青铜器文物在出土后与空气中的氧气、水分等产生化学反应,从而形成不同颜色的腐蚀层,若不加以控制,它受到的损害会不断加深。青铜文物在出土后,需要进行专业的去锈工作,然而在经过专业修复后,要确保青铜文物能长期地以最佳状态进行展出,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是,文物展柜内的温度与湿度要维持在适宜保存青铜文物的水平。对此,博信文博科技(以下简称“博信”)基于文物保存的条件,全定制化生产了一系列专业文博展柜,在确保空间密闭性的前提下,为文物展柜配备恒温恒湿系统,使博物馆展柜内的温湿度长期处于适宜、无突变的水平,防止文物在展出期间再次受到侵害。
除了温湿度外,光源也是影响文物保存的重要因素,尤其是对有机材料类文物而言更是如此。通常光源有两种,一种是自然(太阳)光,另一种是人造光,但无论哪种光源都有可能对文物造成负面影响,其损害程度甚至不亚于不当温湿度对其所造成的损害。因此需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来自这两种光源的威胁,首先是自然光,因为它是从文物展柜外照射的,所以应对的有效方法是,采取能防止紫外线侵害的玻璃,博信展柜采用的是高性能、安全、夹胶,防紫外线率可高达99%的超白玻璃或低反射玻璃,同时透光率可达92%以上,在有效防止紫外线侵害的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通透、清晰的展示效果。
另外是人造光源,普通的人造光源会对文物产生热量,从而加快文物的老化。对此,博信为文物展柜配置保障具以冷光源,无紫外线辐射的,功耗小、光利用率高、寿命长、照明效果好的专业性博物馆照明设备;同时,引进光纤LED等新光源,研发结构多样的灯具构件;并根据文物的不同特征,通过轨道式、嵌入式等方式结合,巧妙使用聚光、泛光、洗墙等照明效果,以专业的态度面对文博展示的多种需求。
博信文博科技为东源县博物馆制造的展柜
三.材料对文物的友好性方面
这主要指的是,博物馆展柜的制造要选用环保材料,不会因产生有害气体而对文物造成损害。关于这一点,我们在之前的文章“博物馆展柜如何选择?需要注意什么?”里也有提及,这里稍作补充,除绿色环保外,展柜的材料还要具备防潮、防火性,且不会发生蛀虫的特点,并且要能通过相关测试或认证,才能被运用在博物馆内。自博信成立以来,一向对材料以及生产工艺严格把关,把耐用性、安全性、操作性、环保性、照明控制性能、环境控制性能作为产品制造和技术研发的支撑点,致力为各类文化展馆提供安全可靠、灵活性高的展陈载体。(查看我司部分博物馆展柜案例)